「教育的目標在於幫助學生理解周遭的世界,並發掘自身的天賦,讓他們能成為充實自我且積極、有同理心的公民。
…the aims of education are to enable students to understand the world around them and the talents within them so that they can become fulfilled individuals and active, compassionate citizens.」
— — 《讓天賦發光》(Creative Schools), 肯.羅賓森(Ken Robinson)
孩籽的教育願景—「培育內心豐盈且積極行動的未來公民」—深刻呼應了被譽為「世界教育部長」的肯.羅賓森在其著作《讓天賦發光》中的教育理念。他指出,教育的核心應在於引導學生理解所處的世界,同時探索並激發內在潛能,使其成為充實自我、具備行動力及同理心的社會成員。
「內心豐盈」代表一種精神上的富足與心理韌性,能幫助學生在面對挫折與挑戰時,依然堅守信念並確認自我價值;「積極行動」則意味著不僅擁有思考的能力,更以實際行動回應時代需求,展現責任感與解決問題的能力。「未來公民」是我們教育的終極目標,即培養那些能在未來世界中發揮影響力的個體,他們具備批判性思維、創造力和社會責任感,並能推動未來社會發展。
我們堅信,教育不僅是知識傳遞的過程,更是啟發生命意義、塑造生命價值並創造社會影響的關鍵途徑。因此,孩籽致力於創造支持多元發展的學習環境,幫助學生在探索中發現自我,在實踐中實現有意義價值,最終成為內心充實且積極回應未來社會挑戰的公民。
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,學生需要的不僅是自我探索、自主學習的能力,更需要心理韌性,以在任何環境中都能找到持續前進的動能,在真實世界中持續為集體創造價值,並以積極行動應對複雜的社會需求與挑戰。這樣的教育,不僅是為個體設計的學習過程,更是一種對未來整體社會的設計。
我們希望學生能在多元化、複雜且充滿挑戰的環境中找到自我定位,並積極參與與推動社會的進步與變革,成為推動世界轉變的重要力量。
培育內心豐盈且積極行動的未來公民,需要整合多元學習面向,涵蓋認知與非認知能力的發展,透過發揮天賦才能來建立自信與學習動機。同時,學生在成長過程中需進行自我探索與覺察,培養心理韌性,以面對挑戰並持續成長。而在社會互動層面,透過社會情緒學習,深化公民素養,發展同理心、合作能力與責任感。這三大面向相互交織,共同促成學生的整體發展,使其能在未來社會中積極參與並貢獻己力。